防止塑料瓶变形

  农药塑料包装瓶的变形多发生于包装乳油农药,其变形可按其成因分为三类:在农药销售旺季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,灌入塑料瓶的农药的温度会比环境温度高出很多。而一般农药灌装后会立即封口盖紧。为避免农药灌装时溅出或溢出瓶口,一般瓶的内容积要比所需灌入液体之容积多出至少10%以上。也就是说,热灌装后瓶内10%以上的存留空气的温度与农药是一样的。当一段时间后,农药及内部空气降至环境温度时,瓶内就会因热胀冷缩和液上汽的液化而造成负压。当负压超过瓶壁强度时,就会导致塑料瓶壁内陷、变形。

 
 一、克服因热灌装导致变形的方法。很简单也很直接,尽可能以常温灌装。为达到此目的,农药厂家在无法降低反应釜温度时,应采取或延长循环传输管道或增加冷却装置加以克服。若这些方法均无法实现,则应在农药灌装入塑料瓶内后,待其冷却至常温时再行封口加盖。
 
 二、因互溶、失重导致的变形的解决方法。主要的方法是根据乳油农药中不同的溶剂,选用不同的有针对性阻隔效果材质的塑料瓶,并在选用之前以相容性试验加以确认。 一般而言,液体农药之水剂、悬浮剂变形的情况较少,普通材质塑料瓶已完全能胜任。 乳油农药因其所含溶剂多具侵蚀性,故在我国最新颁布并已在2001年3月1日起实施的《农药乳油包装》中特别明确应使用玻璃瓶、高密度聚乙烯氟化瓶和等效的其它材质的瓶(袋)等来包装。应该讲,聚酯瓶(PET)对一些乳油农药使用的溶剂亦有良好的阻隔效果,但PET因其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,进而导致农药水分超标、分解乃至失效这一先天不足,在国际上被限制使用。  就阻隔瓶效果而言,玻璃瓶、铝瓶、多层共挤瓶(内层为尼龙或聚乙烯醇)和氟化瓶均有良好表现。但相对而言,玻璃瓶因其易破损而导致污染的致命弱点而应用日趋减少。铝瓶则成本较高。就性价比而言,多层瓶不及氟化瓶;就效果而言,100毫升及以下的多层瓶优于氟化瓶,但规格越大,氟化瓶竞争力就越强。 由于多层瓶内层选用尼龙还是聚乙烯醇要取决于农药中溶剂的种类,氟化瓶内壁为聚四乙烯(塑料王)等氟塑料层,成分非常复杂,故在选用这两种阻隔瓶时,必须进行产品的相容性试验,以确认阻隔效果。
 
     三、因氧化产生负压导致变形的解决方法。  就农药厂家而言,可考虑更换溶剂或乳化剂,控制原料的杂质含量以提高纯度降低氧化可能性。同时,可以仿效国际公司,在农药灌装时充氮,以降低存留空气之氧含量,达到稳定农药成分和避免氧化反应的双重目的。 就塑料瓶生产厂商而言,可在设备和模具许可的情况下,增加瓶子克重以提高瓶体抗变形强度。在克重增加已至极限而仍未解决问题时,应考虑开发带加强筋的新瓶来解决问题,但此种方式需要开发新的模具和花费一定的时间,生产商必须有相当的投入和承担不小的风险.